
最近我們在這個專欄推薦了「享受藥膳♪INAKA體驗~你的第一次冥想體驗」。
( https://www.tenposstar.com/blog/food-experience/2017/ )
我們常聽到「冥想」這個詞,但這個問題也很難給出明確的答案。我也對此做了一些研究。
在英語中,它被翻譯為冥想或沉思,但含義似乎不太明確。
研究表明,它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當時人類以狩獵為生,並被用來幫助他們在面對兇猛的動物時保持冷靜。據說幾千年前在印度,佛陀將冥想作為一種精神修行;在基督教中,人們每天都會祈禱和冥想;在伊斯蘭教中,有些人只是吟誦真主的名字和聖詩來讓自己充滿神靈。冥想的形式多種多樣,取決於宗教派別。在日本,據說聖德太子也從事冥想。坐禪是禪宗的一種形式,在鎌倉時代被武士積極採用,作為一種精神修煉方式,後來在平民中廣泛傳播,並且還被科學研究並被醫學界使用。
冥想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世界各地有各種各樣的實踐,因此很難定義冥想到底是什麼。
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個模糊的形象,但只要不是需要花費極長時間或需要極端方法的冥想,似乎所有的冥想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幫助你擺脫慾望和情緒,改善你的身心。
其風格多樣,有像瑜珈或太極那樣需要運動的,也有需要低聲吟唱的,其目的也各有不同,如「面對自我」、「消除雜念,放空自我」、「集中意識」等。然而,其目標似乎是將自己從許多不可避免的事情或我們邀請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中解放出來,例如許多任務、困難、慾望、擔憂和誘惑,然後約束自己並重新審視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冥想是在平靜且安靜的地方進行的,儘管冥想專家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冥想。
然後,端正姿勢,調節呼吸。呼吸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緩慢吸氣和呼氣非常重要。當你怒火中燒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沉重。當我哭泣時也是如此。當我們感到驚訝時,我們往往會屏住呼吸,而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時,我們就會呼出大量的空氣。我們的呼吸方式會隨著每種情緒而改變。
換句話說,保持呼吸平靜、穩定有助於保持頭腦平靜。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我們會在心裡數到六,或把手放在哭泣的人身上,幫助他們平靜呼吸,或是當我們感到緊張時,我們會深呼吸來讓自己平靜下來。
在電影中,勇敢對抗邪惡的英雄們即使陷入難以置信的困境,也不會氣喘吁籲或情緒激動。看到他冷靜地處理這種情況真是太酷了!
除了電影英雄之外,大多數人發現,當他們面臨意外情況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壓力時,他們會感到呼吸急促或肌肉緊張。此外,有些人可能會發現即使沒有被情緒淹沒,緩慢吸氣和呼氣也很困難。當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或感到匆忙時,我們的呼吸就會變得短暫。有意識地調節呼吸也意味著暫時讓自己擺脫當時支配你的情緒。透過保持類似一夜好眠的穩定、平靜的呼吸節奏,您的身心將會放鬆和改善。
如上所述,冥想時有各種意識狀態,例如深入觀察自己、接近上帝或化為無,但在日本傳統的禪宗冥想中,重點是化為無和統一心靈。
前段時間,我有機會體驗坐禪,住持告訴我:“人可以暫時‘無所事事’,也就是什麼都不想,但時間越長,就越難免會開始思考一些事情。閉上眼睛,更容易聽到內心的聲音。所以,試著半閉上眼睛,就越難免前方一茫然地望著前方的聲音。米左右的地板。他這樣說是因為許多人來坐禪是希望自己變得一無所有,或根本不想變得一無所有。
我還聽一位瑜珈教練說過,「冥想的一種方法就是不斷地從鳥瞰的角度觀察自己。」當我問他鳥瞰視角是什麼意思時,他說,這意味著想著你上方幾米處有一個攝影機在註視著你,觀察你自己的行為以及你當時所處的環境狀態。顯然,當你在火車上或只是走在街上時,你可以透過跟隨自己的倒影來擺脫自己的情緒。例如,如果有人突然撞到你,你生氣了,當你透過攝影機看著自己時,你會想,「哦,我很生氣,因為我被撞了。」透過以這種方式客觀地看待自己,你可以用更客觀的眼光重新評估自己的行為。
冥想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容易找到一種適合你和你的生活方式的方法,所以為什麼不嘗試一下來幫助緩解一年的疲勞呢?
最後,做過瑜珈的朋友都知道,在介紹完一系列瑜珈姿勢之後,我想介紹一下攤屍式(Shavasana),這個姿勢是躺在瑜珈墊上進行的。
仰臥,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處於舒適的位置,手掌朝上,距離身體 20 至 30 公分。吸氣一次,將肩膀靠近耳朵,然後一次呼氣,將肩膀從耳朵上放下。深吸一口氣,放鬆全身,想像自己正在下沉。安靜的音樂和令人放鬆的氣味也非常有效!據說,在這種狀態下放鬆五分鐘,就等於休息兩小時的效果。如果您在失眠的夜晚躺在床上做這件事,您早上醒來就會感到神清氣爽!
作者:himiko